为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战略实施,积极探索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计算机学院代表团于2025年11月15日应邀参加了由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理事会主办的"2025年度思科网院教师论坛暨第19届理事大会"。本次论坛以"匠心育才、聚启生态、智赢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技术领域教育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代表,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以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新路径。此次交流对于促进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建设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论坛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思科网院理事会负责人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思科网院项目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与战略新动向。据介绍,过去一年中,思科网院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不断完善在线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技术发展保持同步。展望未来,思科网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战略,通过加强与各高校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发更多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致力于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和未来技术变革趋势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

在专题报告环节,多位行业专家围绕"AI时代之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洞见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探讨。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技术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智能化、自动化、安全化已成为网络技术演进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新一代网络技术人才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传统的网络理论知识,更要具备AI运维管理、智能安全防护、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能力。报告还针对当前ICT人才培养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强调要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程建设专题分享环节,与会代表们围绕思科网院全新推出的全系列课程融合经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据了解,新版网络系列课程在保留经典网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自动化运维、云网融合等前沿技术内容,体现了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安全系列课程则更加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引入了当前最新的网络安全攻防案例,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升学生的安全防护能力。ICT素养系列课程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ICT知识体系和技术视野。

在教学平台使用经验分享环节,NetAcad.com新平台的各项功能升级与教学应用实践成为与会代表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新平台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教学管理功能,增强了在线实验的操作体验,同时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库。多位来自不同院校的教师代表分享了各自使用新平台开展教学的心得体会,就如何有效利用平台功能提升教学效果、如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如何通过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在专题研讨环节,论坛特别设置了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专场,各院校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课程教学组织、实验教学设计、学科竞赛指导、校企合作育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充分而细致的交流。与会代表们分享了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在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经验,探讨了如何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些来自教学一线的宝贵经验,不仅丰富了我院教师的教学视野,也为我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次论坛的深入交流与学习,计算机学院代表团全面了解了网络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行业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相关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推动产教融合走向深入。同时,学院将充分借鉴本次论坛的交流成果,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努力培养更多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图:徐多礼、连硕
文:徐多礼、连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