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AI教学新策——重庆移通学院计算机学院教师赴杭研修
为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破解传统教学模式痛点,重庆移通学院计算机学院于 2025 年 10 月 23 日选派李海燕、王中银两位骨干教师,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AI 赋能教学创新设计:数智驱动教学改革与个性化体验专题研修”活动。此次培训由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权威专家领衔授课,为教师搭建了“理论学习 + 实操演练 + 经验交流” 的立体化成长平台。


专家精讲:聚焦 AI 教学与个性化设计双核心
本次研修紧扣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两位教授从不同维度切入,为参训教师带来前沿且实用的教学指导。
南京师范大学陈燚教授以 “生成式 AI 赋能课堂教学实践 — 数字技术驱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为主题,开启首场专题授课。他结合自身团队研发的 AI 教学工具案例,详细拆解生成式 AI 在备课、授课、课后反馈全流程的应用:课前可借助 AI 生成贴合课程重难点的案例库与习题集,课中能通过智能互动系统实时捕捉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教学节奏,课后依托 AI 分析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现场,陈教授还组织参训教师开展实操练习,指导大家使用 AI 工具快速生成《数据结构》课程的动态演示动画,让抽象知识点可视化,直观展现了数字技术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

随后,卢科青教授围绕 “以学生为中心:差异化的教与个性化的学 — 教学设计文案撰写” 展开讲解。她以多份优秀教学设计文案为样本,逐字逐句解析撰写逻辑:在 “学情分析” 模块,需通过问卷调研、前期成绩分析等方式,精准定位学生知识盲区与学习风格差异;在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要设计基础版、进阶版、挑战版三类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在 “评价体系” 部分,需融入过程性评价指标,如课堂互动参与度、AI 辅助下的作业完成质量等。卢教授还针对参训教师提出的 “如何平衡差异化教学与教学进度” 问题,给出了 “分组协作 + AI 个性化辅导” 的解决方案。

教师研学:沉浸式吸收转化教学新方法
在 4天的培训中,李海燕、王中银两位教师全程沉浸式参与,不仅认真记录专家授课要点,还积极参与小组研讨与实操演练。在生成式 AI 教学工具实操环节,李海燕老师结合自身主讲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尝试用 AI 生成趣味编程案例,将 “游戏化学习” 理念融入案例设计,得到了陈燚教授的肯定。
培训间隙,两位教师还与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交流教学经验,重点探讨了“AI 工具在编程教学中的应用边界”“个性化学习数据的隐私保护”等热点问题,进一步拓宽了教学视野。

学院赋能:以研修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落地
计算机学院一直将 “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作为推动学科发展的核心任务,此次选派教师参加专题研修,是学院落实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的具体举措。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走出去学、带回来用、沉下来改’的模式,让前沿教学理念真正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实效,培养出更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文/图:王中银、李海燕
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供稿单位:智能科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