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在观云书院华文书吧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彭鸿斌董事长著作《梦想与实践》的核心思想,结合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展开深度研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卢星儒主持,专业负责人甘振韬及全体课程负责人廖婧、董胜英、陈雪媛、刘尚兰、彭家林、吴玉娟等教师共同参会,共探教育使命与创新实践路径。

深学笃行 凝聚育人共识,卢星儒主任领学《梦想与实践》中“教育创新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等核心篇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践能力为根基”的育人理念。甘振韬老师结合书中技术驱动未来的论述,提出课程体系需强化基础学科核心能力培养,推动计算机领域人才从知识积累向创新能力转型。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应将书中倡导的“产教深度融合”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形成“校企协同、赛教联动”的育人模式。

聚焦实践 共谋改革路径。针对《梦想与实践》提出的“教育者使命”,教研室围绕教学改革痛点展开研讨。廖婧、董胜英等教师建议,在课程建设中引入“项目驱动+真实案例”教学模式,参考“101计划”经验,通过核心课程、教材与实践项目的联动设计,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陈雪媛、刘尚兰提出,以“课程思政+技术创新”为抓手,深挖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示范课程。

行动为纲 擘画发展蓝图。会议形成多项行动计划。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对标“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要求,优化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等核心课程体系,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方向选修模块;深化产教协同机制:联合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动“课堂即工坊”沉浸式教学,探索“双导师制”项目化培养模式;推动教研成果转化:启动“教研成果孵化工程”,提炼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育人范式。

卢星儒主任总结强调,全体教师需以《梦想与实践》为行动纲领,将“教育者的梦想”转化为“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创新驱动学科发展,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智慧。

本次研讨会为教研室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明确了“以实践赋能梦想,以创新引领未来”的育人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教学改革,助力学生成就技术梦想,书写教育新篇章!
图/文:刘尚兰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