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8:00,计算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链古传今”24节气传统文化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走进綦江菜坝社区服务站,在霜降节气过后的首个周末,以贴近儿童的互动形式,为29名社区儿童带来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节气文化宣讲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扎根童心。
习俗启蒙:柿子里的节气智慧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孩子们好奇的“霜降为什么要吃柿子”作为切入点,自然引出霜降节气的传统民俗。主持人站在讲台上,用他那热情幽默的讲解让传统用的民俗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小朋友们在座位上兴奋地和旁边志愿者讨论着自己对习俗的认识。


粮安教育:一粒小米的生命旅程
在领略了霜降习俗的人文韵味后,活动将视角转向节气与民生的深层关联。讲台上的大屏幕中开始播放精心挑选的科普短片。从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到现代农业机械收割,从古代粮仓的防虫技术到如今的食品保鲜科技,短片直观展现了小米从田间到餐桌的“生命故事”。随着主持人的提问,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着自己看完短片后的对于粒粒皆辛苦的感悟。


剪纸传情:巧手剪出节气韵味
知识性的科普之后,手工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志愿者们有序分发彩纸、剪刀等工具,孩子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动手剪裁属于自己的霜降主题剪纸。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作品纷纷出炉:灵动的小鱼、火红的枫叶、绽放的菊花……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孩子们的创意与对节气的独特感知。


此次活动通过"听、看、做"三维体验,让社区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了解了霜降节气的习俗内涵与文化价值。孩子们热情积极的参与态度,不仅回应了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更在心中播下了珍惜粮食、热爱自然、传承传统文化的宝贵种子。未来,“链古传今”24节气传统文化特色服务专项支队将持续推进节气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以更多元的形式让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生活,让中华文脉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撰稿:陈慕涵
摄影:吴达标
编辑:万豪
初审:庞越
复审:张雄
终核:周俊
计算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