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康,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曾获得第九届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省级三等奖、中国大学计算机设计大赛软件应用与开发省级三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重庆赛区省级铜奖等奖项。

工作单位:索安赛数据(成都)有限公司
所任职务:线损运维工程师,负责国家电网同期系统线损分析及降损。
公司介绍:索安赛数据(成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电子产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

职业规划,从工坊开始
从大二开始,杨永康加入到一石工坊技术,在工坊与伙伴共同学习进步。工坊里,杨永康不仅掌握了编写代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也深刻体会到编程中细节决定成败的关键性道理。在工坊中的不断学习也使得杨永康在参加后续的程序设计比赛,如重庆市大学生程序设计、天梯赛、蓝桥杯、四川省程序设计比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比赛项目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实习沉淀,交出满分答卷
转眼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前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杨永康迎来了暑假第一份实习工作——在乐博乐博担任编程教师,带领12名同学获得第十五届蓝桥杯python组重庆市级以上荣誉。“通过暑期的实习,我锻炼了自己语言组织能力及教育教学能力,也让我获得了意外收获”。在乐博乐博的这段时间既是对杨永康的激励也是对杨永康未来后续安排的鞭策。看着自己所带的学生都获得了市级以上的荣誉,杨永康知道这是自己在大学期间夜以继日学习编程的一篇写实“答卷”。他带着这份“答卷”继续开启新的旅程。

“我以为自己算是可以顺利找到理想工作的学生,但还是遇到了很多的挫折。”杨永康秉持着低调做事的态度,一步一步坚实地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一次次投递简历、一次次面试、一次次被拒绝、一次次不满意的offer,杨永康在失望、惊喜、反复思索的循环中看到了属于秋招的那一朵“马蹄莲”。终于,他进入到索安赛数据(成都)有限公司,有幸加入到国家电网线损项目中,并在11月、12月负责广安市城区供电公司以及乐山市沙湾供电公司的百强县、百强所创建的项目。“通过这两个月工作,不仅仅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还使得我对数据处理分析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结合在学校所学习的数据处理及分析,让我在大数据时代下,对数据更加敏感。”

寄语: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会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但同时也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机会,每一次成功都会让你更加自信。课堂上的知识是基础,但真正的成长往往来自实践。多参加实践项目,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和技术交流活动,这些经历不仅能提升你们的技能,还能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面非常广,除了传统的IT企业,还可以考虑互联网、金融、医疗等领域的技术岗位。多了解不同行业的需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计算机学院就业创业助理团供稿
撰稿:杨永康、杨桂华、苏畅
图片:杨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