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晚19:00,计算机学院基础算法创新中心在古剑书院含光报告厅成功举办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大赛重庆市市级赛考务说明会暨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由计算机学院创新中心主办,旨在通过考务解读、经验传授与真题解析,为参赛学生提供系统性备赛指导,助力学子在市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考务解读:精准把握赛事规则
活动伊始,主持人张檬同学简要介绍了蓝桥杯大赛的背景与影响力。作为教育部认可的权威学科竞赛,蓝桥杯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对大学生综合评测、奖学金评定及升学考研均具有重要助益。




随后,优秀指导老师廖婧围绕市级赛的赛制安排、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展开详细解读。她强调,蓝桥杯市级赛采取OI赛制,选手需在4小时内独立完成2道填空题与8道编程题,且无实时反馈机制,因此需注重答题策略与时间分配。廖老师特别提醒,填空题虽占比小但易得分,需通过找规律、数论等数学方法快速求解;编程题则需综合运用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及代码优化能力。


经验分享:从备赛到实战的全方位指导
往届国赛获奖者、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李德立同学作为特邀嘉宾,结合自身参赛经历,从备赛思路、拿分技巧到真题解析,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实战经验。
· 备赛思路:
李德立建议以“基础巩固-专项突破-真题模拟”三阶段推进。初期需系统学习Python/Java等编程语言基础,中期针对动态规划、图论等高频考点进行专项训练,后期通过历年真题模拟考试,熟悉赛制节奏。
· 拿分技巧:
他强调,填空题需注重数学思维,例如通过枚举前100项数据寻找规律;编程题则需灵活运用暴力解法与优化算法,例如在背包问题中采用状态压缩DP。此外,代码结构需清晰简洁,避免冗余逻辑,以提高调试效率。
· 真题解析:
· 李德立现场拆解了第十四届蓝桥杯真题,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容斥定理求解互质数问题,以及如何将背包问题转化为动态规划模型。他指出,真题解析需注重思路推导与代码实现,建议选手在备赛中建立“题解模板库”,以便快速应对同类题型。


现场互动:答疑解惑激发备赛热情
分享环节结束后,参会学生积极提问,就“如何平衡刷题量与知识深度”“零分卷的常见失误”等问题与嘉宾展开交流。廖婧老师建议,刷题需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建议通过“题解复盘-代码重构-时间优化”三步法提升解题能力;李德立则提醒选手,赛中需保持冷静,避免因粗心导致零分,例如在填空题中务必检查数据范围与输出格式。
此次活动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备赛资源,后续中心将持续组织模拟赛、专题讲座及一对一辅导,助力学子在市级赛中脱颖而出。基础算法创新中心表示,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生在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实现自我突破。
图文: 【基础算法创新中心】
周海、廖婧、耿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