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于2025年4月20日下午在勇者楼303智慧教室组织开展了《揭秘Web前端》主题磨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卢星儒老师亲自主讲,通过“PPT理论讲解+实时编码演示+案例拆解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系统探索Web前端开发的核心技术与应用逻辑。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教研室教师参与度高,为教研室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课程伊始,卢星儒老师以“数字化时代前端技术的战略价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前端开发的定位。他指出,网页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可视化信息载体,前端技术不仅是“颜值担当”,更是连接用户与系统的核心枢纽。通过对比“学习强国”与“重庆移通学院官网”的页面结构,卢老师现场演示如何通过“查看网页源代码”解析网页的底层逻辑。他强调,前端开发是计算机领域的“全科医生”——既要懂数据结构优化页面性能,又要通操作系统解决兼容性问题。这一比喻生动诠释了前端技术的跨学科属性,激发了探索兴趣。

围绕“拆解网页DNA”为线索,逐层剖析前端开发的三大支柱技术。在讲解HTML5时,他通过实时编写代码演示如何用语义化标签(如<header>、<article>)构建页面结构,并指出HTML5的适应性使其成为移动端优先战略的基础语言。在解析CSS3环节,卢老师以“重庆移通学院官网导航栏”为例,现场调整CSS属性实现“一码适配PC与移动端”的响应式效果。他笑称,CSS3是前端工程师的“魔法棒”,能让文字跳舞、图片变形。而在探讨JavaScript时,卢老师通过编写按钮点击事件与表单验证代码,将静态页面转化为动态交互界面。他强调,JavaScript的魅力在于“所见即所控”,是前端工程化的核心驱动力。
课程中,卢老师贯穿“问题导向+实战验证”理念,通过多个环节强化学习能力。以“在线教育平台课程列表页”为案例,卢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其HTML结构、CSS布局与JavaScript交互逻辑,培养“模块化开发”思维。针对“如何解决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前端性能优化有哪些关键指标”等痛点,现场互动频繁,教研室老师们纷纷表示“代码从抽象变得可触摸”。


本次磨课活动不仅系统讲解了Web前端开发的核心技术,更激发了老师们对技术创新的热情。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育人模式,通过定期举办磨课活动、邀请企业专家授课、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方式,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供稿
图/文 卢星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