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移通学院计算机学院的实验室里,总能看到一个俯身指导的身影:他时而握着学生的鼠标调试代码,时而拿着图纸讲解电路原理,时而在传统文化活动中与学生共品茶香。他就是深耕《C 语言》《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教学,兼具工程师严谨与师者温情的徐政教师。数载技术深耕,两度异科育人,他以 “严” 立教、以 “钻” 治学、以 “爱” 育人,在代码世界与人文天地间架起桥梁,成为学生心中 “既能解技术难题,亦能引人生方向” 的良师。

严字为纲:以工业级标准筑牢技术素养
“代码容不得半点马虎,就像工程图纸差一毫米都可能酿成大错。” 这是徐政教师常对学生说的话。拥有十几年网络工程师、程序员从业经验的他,将工业界的严谨标准无缝融入课堂,让 “严要求” 成为学生成长的 “磨刀石”。
在《MySQL 数据库》课堂上,他独创 “三级验收” 制度:基础语法过关才能进入实操环节,数据表设计通过逻辑审核方可进行数据迁移,最终项目必须通过压力测试才算合格。有学生为赶进度简化数据校验流程,他当即驳回并要求重做:“现在偷的懒,将来在企业里可能要付出十倍代价弥补。”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规范的重要性,他特意展示自己从业时因一个符号错误导致系统瘫痪的案例,用亲身经历敲响警钟。在他的严格把关下,该课程学生期末项目通过率连续两年保持 100%,不少学生实习时因规范的代码习惯获得企业 “上手即能用” 的好评。
针对《嵌入式系统设计》这门硬核课程,他更是把 “严” 落实到每一个焊点、每一行代码。实验室里,他要求学生必须佩戴防静电手环,电路焊接必须遵循 “先弱电后强电” 原则,代码提交前必须经过三次交叉测试。有次学生团队调试机器人控制系统时反复报错,想敷衍了事蒙混过关,徐政没有直接点破,而是陪着他们逐行排查代码,直到深夜才发现是引脚定义的一个小写字母出错。“嵌入式是‘硬骨头’,啃下来靠的是耐心,更靠严谨。” 这次经历让学生彻底明白,他的严格里藏着最实在的爱护。

钻劲赋能:以前沿视野激活学术活力
“计算机技术每天都在迭代,教师停下学习的脚步,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徐政始终以学者的严谨与探索者的热情深耕专业领域,让课堂永远与行业前沿同频共振。
作为中级工程师,他深知实践经验对教学的价值。为了让《操作系统》课程内容贴合企业实际,他坚持将前沿应用及时融入教案。看到 AIGC 技术兴起,他立刻自学相关工具,将 AI 辅助编程、数字内容生成等技术纳入教学体系,还联合同事指导学生参与蓝桥杯 AIGC 数字内容创意设计大赛。他常说:“治学就像写代码,既要懂语法规则,更要敢突破创新。”
温情为桥:以人文底色守护成长之路
“学技术先学做人,修代码先修品德。” 徐政的教育理念里,技术是载体,育人才是根本。作为全生异科导师,他跨越专业壁垒,用传统文化与人文关怀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温度。
在异科育人实践中,他创新性地将技术培训与文化传承相结合。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他开设 AI 工具使用、视频剪辑、平面设计等技能培训,让技术不再是 “专业壁垒”;同时组织谷雨品茗、上巳节曲水流觞、东溪古镇文化探索等活动,在聚餐时开展诗词飞花令,在游学中讲解古迹历史,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有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曾因跨专业学技术感到挫败,徐政不仅帮他制定阶梯式学习计划,还带他在文化活动中重拾自信:“技术是工具,文化是底色,两者兼备才能走得远。” 如今这位学生已能独立完成项目设计,还成了班级的 “文化宣传员”。

对学生的关爱,更藏在细微处。他的办公室永远为学生敞开,无论是代码调试遇阻,还是职业规划迷茫,学生都愿意找他倾诉。作为古剑书院的异科导师,他坚持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针对不同性格制定引导方案:对内向的学生,通过技术小组合作帮其打开心扉;对浮躁的学生,用传统文化活动培养专注力。
从教多年,徐政用工程师的严谨筑牢教学根基,用学者的执着探索学术前沿,用人师的温情滋养学生心灵。这位在代码与文化间架桥的教师,正以自己的坚守与热爱,照亮更多学生的成长之路。
文/图:王中银
时 间:202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