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重庆邮电大学2号教学楼内气氛热烈,一场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发展与帮扶合作”为主题的专业交流会议在此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深化重庆邮电大学对重庆移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帮扶工作,共同探索专业建设的新路径,推动两校在智能科学领域的协同发展。
会议伊始,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重庆邮电大学作为帮扶高校,深感责任重大,愿与重庆移通学院携手共进,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派、课程共建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移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帮扶成果显著,专业建设初见成效
自“普通本科高校专业扶特扶新计划”实施以来,重庆邮电大学与重庆移通学院紧密合作,围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帮扶工作。会议上,双方首先回顾了合作以来的主要成果。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两校通过深入调研企业和高校,精准把握了智能科学领域的人才需求,共同制定了特色鲜明、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移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李海燕副教授介绍说:“新方案实施后,学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显著提升,毕业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双方协同完善了课程体系,对标新工科建设要求,构建了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共建计算机软件能力测评课程、开发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等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此外,两校还联合开发了新形态教材,搭建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教材资源和教学经验的共享,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师资互派,共筑教学科研新高地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关键。会议中,重庆邮电大学与重庆移通学院分享了联合培育师资队伍的经验。双方通过建立师资合作机制,定期举行科研教研研讨会,选派骨干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科研和教学指导,同时吸纳对方学校的优秀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教学活动,有效促进了两校间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于洪教授表示:“通过师资互派和联合培养,我们不仅提升了移通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了双方科研团队的深度合作,共同申报并成功实施了多项市级科研项目。”
三、创新实践,激发学生潜能
在创新实践方面,两校共同开展了多项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会议上,与会者观看了学生参加双创类、互联网+等竞赛的精彩视频,学生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赢得了阵阵掌声。重庆移通学院学生代表张伟说:“通过参与这些竞赛,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坚定了我在智能科学领域发展的决心。”

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会议还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贡献度。两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重庆邮电大学科研处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与企业共建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我们还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五、展望未来,共绘发展蓝图
会议最后,两校领导对未来的合作进行了展望。他们表示,将继续深化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合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两校还将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专业交流会议的圆满举行,不仅加深了两校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合作与交流,也为未来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重庆移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图/文:徐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