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凝心聚力谋篇布局新学期——计算机学院计科教研室《操作系统(Linux)》课程组召开新学期首次会议

时间:2025-09-01 20:30 浏览:

新学期伊始,为确保《操作系统(Linux)》课程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明确教学重点与方向,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操作系统(Linux)》课程组于8月31日在勇者楼206教室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全体会议。课程组全体教师参会,会议围绕开学第一次课的重要性、课程组三纲资料规范性、实验教学情况以及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学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新学期课程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伊始,课程组负责人甘振韬老师强调了开学第一次课的关键意义。负责人指出,开学第一课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的关键环节。“第一次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 负责人在会议中说道,“各位教师要精心设计第一课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不仅要清晰介绍课程的基本框架、学习重点和考核方式,还要结合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实际生活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课程的学习信心。” 同时,课程负责人还建议课程组教师在第一课中融入学习方法指导,针对课程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建议,助力学生快速适应课程学习节奏。

随后,会议聚焦课程组三纲资料的规范性问题展开讨论。三纲资料(教学大纲、课程大纲、考试大纲)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其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教学质量的稳定性。会上,课程组教师共同梳理了现有三纲资料的内容,针对其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了逐一探讨。例如,在教学大纲中部分知识点的表述不够精准、课程大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不够明确、考试大纲中考核重点与教学重点的匹配度有待提升等问题,教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会议明确,要在一周内完成三纲资料的修订与完善工作,确保资料内容准确、规范、全面,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验教学是《操作系统(Linux)》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议中,课程组教师就上一学期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新学期实验教学安排进行了规划。教师们一致认为,上一学期实验教学整体开展顺利,但仍存在部分实验项目难度偏高、学生实验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学期将对实验项目进行优化调整,适当降低部分实验项目的难度,同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能力。此外,会议还强调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与监督,规范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定期开展实验教学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最后,会议就如何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教学工作进行了研讨。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在线教学工具,能够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和便捷的互动渠道。会上,熟悉平台操作的教师向其他教师分享了平台的使用技巧,包括课程资源上传、在线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堂互动活动开展、学习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的操作方法。会议明确,新学期各位教师要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将课程课件、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源上传至平台,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学习;同时,要通过平台定期布置在线作业,及时批改并反馈学生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此外,还可以利用平台开展在线讨论、直播授课、签到打卡等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此次《操作系统(Linux)》课程组新学期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新学期课程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凝聚了课程组教师的共识与力量。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新学期《操作系统(Linux)》课程教学工作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