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在勇者楼206成功举办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与软件设计模式》和《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本次活动由计科教研室主办,旨在响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研讨。


聚焦行业需求,推动课程改革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网络工程、软件开发等领域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内容陈旧、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企业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为适应这一趋势,本次研讨会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1.课程内容优化:删除陈旧知识,引入行业前沿技术,如云网络架构、微服务设计模式等,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
2.实践能力强化:通过项目驱动教学、企业真实案例模拟等方式,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
3.教学方法创新:推广小组协作、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
4.加强师资建设:通过培训与交流,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行业实践能力。


分组研讨,聚焦课程
在分组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们提出,优化现有教学设计,新增前沿教学案列,建设课程知识图谱;在讨论《软件工程与软件设计模式》时,大家一致认为,引入实际项目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软件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对于《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部分教师建议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通过小型项目的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



持续改进,展望未来
经过此次的深入交流,本次课程建设活动达成了多项共识,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参会教师表示:“此次研讨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清晰方向,我们将加快落地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教研室还将持续开展课程建设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此次课程建设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也为我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专业课程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本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与软件设计模式》和《C 语言程序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计算机学院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教学质量将迈向新的台阶,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学院供稿
撰稿:彭家林
拍摄:廖婧、彭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