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优化课程设计,深化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近日,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以“精研课堂·共促成长”为主题的磨课活动。本次活动由董胜英老师担任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共同探索指针教学的创新方法与优化路径。
在磨课过程中,董老师以“指针的概念与定义”为切入点,通过“内存地址可视化”“变量与指针的关联演示”等直观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指针的核心概念。针对学生易混淆的“指针变量”“指针运算”“指针与数组的关系”等难点,董老师结合代码示例与动态图示,层层递进地展开讲解,并设计了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调试代码自主发现指针操作的规律。教研室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案例的典型性以及学生接受度展开讨论,提出“增加指针应用场景的对比分析”“强化指针与函数参数传递的结合训练”等改进建议。

磨课活动中,教研室教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指针章节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多项创新思路。教研室主任卢星儒老师建议引入“指针谜题闯关”等游戏化教学形式,通过趣味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李修元老师提出采用“分层次案例教学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阶梯式实践任务;甘振韬老师则强调需加强指针安全性的警示教育,通过典型错误代码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编程思维。参会教师还就如何利用在线编程平台实现实时代码验证、如何将指针知识与实际项目开发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多项可落地的优化方案。


教研室主任卢老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指针作为《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既是学生理解底层数据操作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基础。本次磨课活动通过“主讲示范—集体研讨—方案优化”的闭环流程,不仅帮助主讲教师完善了教学设计,更促进了教研室全体教师对重点知识点的深度思考。后续教研室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围绕课程思政融入、产教融合案例开发等方向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磨课活动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间的思维碰撞与经验共享,不仅为指针章节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后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文:董胜英
图:肖其宇
计算机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