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基础教研室】精琢基础课程,赋能思维培养—基础教研室磨课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时间:2025-11-13 18:23 浏览:

为持续夯实本科教学根基,提升程序设计类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11月12日周三下午,计算机学院基础教研室在前期磨课活动的基础上,再次于勇者楼203举行了精彩纷呈的磨课研讨。本次活动由王苏越与王靖源两位老师主讲,分别就《Python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基础》两门核心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展示与交流。

活动上半场,王苏越老师以其主讲的《Python程序设计》中的“循环语句”章节为核心,展开了一场逻辑清晰、生动有趣的教学分享。王老师从`while`循环的语法格式入手,通过“1到10累加”的经典案例,一步步拆解代码执行过程,清晰展现了循环变量初始化、条件判断与更新的关键环节。随后,她通过“输出100以内偶数”的练习,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循环与条件判断,巩固了知识点。

课程的高潮在于她对`for`循环与`while`循环的对比讲解。王老师不仅通过遍历字符串“Python”和结合`range()`函数的多个示例,阐明了`for`循环在已知迭代范围场景下的简洁性,更创造性地提炼出“已知用for,未知用while;遍历用for,条件用while”的实用口诀,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法则,充分体现了其化繁为简的教学智慧。

活动下半场,王靖源老师带来了《程序设计基础》中“数组”这一重要章节的讲解。王老师从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引用等基础概念讲起,严谨地指出了数组使用时常见的错误,如下标越界、整体赋值等,为学生规避了初学时的典型陷阱。

王老师的讲解极具深度与实用性,他重点剖析了数组与循环的“黄金搭配”。通过“统计成绩及格人数与平均分”、“顺序查找特定元素”等经典案例,他生动演示了如何利用循环变量作为数组下标,高效处理批量数据。尤为精彩的是,他对数组元素的插入与删除**算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步骤分解,通过图示与代码结合的方式,将数据移动、个数增减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攻克了这一教学难点。最后,他升华讲解了“数组收纳”和“多元素删除”的通用编程套路,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数组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展现了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知识整合能力。

在每位老师分享后,教研室同仁们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王苏越老师的讲解口诀精炼、案例贴切,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王靖源老师的教学逻辑严密、内容饱满,注重培养学生从语法到算法的系统性思维。与会教师就案例的进一步优化、课堂互动的设计、与后续课程的衔接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本次磨课活动内容饱满、研讨深入,不仅是两位教师教学风采的展示,更是基础教研室集体智慧的碰撞。它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间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交流互鉴,为持续打造“金课”、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注入了新的动能。

图/文:施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