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夯实教师专业教学能力,10月23日,计算机学院计科教研室专任教师围绕《软件工程》课程,开展了一场聚焦“说课”与“磨课”的深度教学研讨活动,以匠心打磨教学细节,为学生打造高效、生动的专业课堂。
在“说课”环节,冉同霄老师以《软件工程》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系统梳理了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体系。从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主线出发,明确课程如何衔接前导的《程序设计基础》与后续的《项目管理》,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同时结合企业真实开发案例,阐述如何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理论模块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工程化思维”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此外,教师还重点介绍了“案例教学+小组项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拆解电商平台、管理系统等典型项目,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面向对象编程”是计算机编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对刚接触代码的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晦涩,冉老师通过列举把大象放入冰箱的例子,比对讲解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的区别,帮助学生理解

冉老师针对“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等抽象概念,团队共同设计了“模拟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渐进式教学案例——从定义“学生”“教师”基础类,到通过继承拓展“本科生”“研究生”子类,再到用多态实现不同角色的信息输出功能,让抽象知识通过具象场景落地。同时,团队还针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优化:将原本单一的代码演示,调整为“问题引导→学生尝试→教师点评→代码重构”的互动流程,避免学生“被动看代码”;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接口与抽象类”,设计对比表格与错题辨析环节,帮助学生精准把握二者差异,切实攻克学习痛点。


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磨课环节中,老师们踊跃参与,研讨内容涉及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核心方法。冉老师不仅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分享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在开发流程中的应用经验和独特见解,还倡导老师们之间开展深度的思维碰撞与协作研讨,有效营造出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为后续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优化与质量提升奠定了扎实的研讨基础。

在本学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备课活动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精心组织的这场教研活动,充分彰显了其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 的先进教学理念。活动中,各位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深入开展思维碰撞,积极分享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从教学案例的创新设计到知识点的深入浅出讲解,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到新兴教学手段的探索,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
图/文:冉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