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深耕学科交叉,聚力产教融合 —— 我校教师参加重庆市多学科交叉创新论坛

时间:2025-11-18 14:12 浏览:

2025 年 11 月 8 日,由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重庆财经学院承办的 “新工科・融未来:多学科交叉创新论坛” 在重庆典雅华美达广场酒店成功举办。来自市内外 25 所本科高校的近 120 名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以及百度(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行业专家与教研骨干齐聚一堂,以 “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创新育人” 为核心,共话新工科建设升级路径。我校计算机学院智能科学教研室教师受邀参会,全程参与论坛交流,深入学习新工科建设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

论坛开幕式由重庆市高教学会秘书长余志祥主持,重庆财经学院校长吴华安、重庆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谯建先后致辞。吴华安校长分享了重庆财经学院 “新财经 + 新工科” 融合实践成果,其提出的 “三财三融” 核心理念、“一院三制五融” 产教融合模式及 “五实工程” 教学改革举措,让参会者深受启发。谯建二级巡视员在致辞中肯定了重庆新工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效,近三年全市增设 138 个适应新产业需求的专业,专业结构调整幅度达 29%,布局 6 所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及 200 余个特色学院,为高校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旨报告环节,国家级教学名师、电子科技大学原教务处处长黄廷祝教授以 “新工科教育从 1.0 到 2.0 的探索实践” 为题,从认知重构、融合逻辑、升级路径三大维度,拆解了学科交叉、课程重构、范式转化的关键动作。他提出的 “新工科 2.0 核心是从‘建专业’到‘育生态’的跨越” 这一观点,为高校新工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百度智能云企业 AI 服务解决方案总监杨熠颖则聚焦 “大模型驱动下的产教融合新范式”,分享了百度通过大模型人才基地建设助力企业 AI 人才转型的实践经验,提出 “大模型是重构产教融合的新基础设施” 的创新理念,为校企协同育人打开新思路。

在下午的分享交流环节,来自重庆大学、重庆财经学院、重庆工程学院等 9 所高校的代表围绕新工科建设的校地实践、人才培养、课程创新等主题展开深度研讨。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宋朝省分享的 “新工科项目制科创人才培养模式”,重庆财经学院副校长张立解析的 “三制五融” 模式,重庆工程学院教务处处长杨倩介绍的 “破界・融合” 交叉学科建设探索,以及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代表的经验分享,形成了 “学科交叉打破壁垒、产教融合链接供需、创新育人培育根本” 的共识,为破解新工科建设难题提供了宝贵借鉴。

此次论坛凝聚了三大核心共识:学科交叉是新工科建设的 “核心密码”,产教融合是破解发展难题的 “关键钥匙”,人才培养是服务区域发展的 “根本目标”。通过全程参与论坛,我校教师深入了解了国内新工科建设的最新动态与成功案例,特别是在学科交叉融合、产教协同育人、大模型技术赋能教学等方面获得了诸多启发。

下一步,智能科学教研室将结合论坛所学,立足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积极探索 “人工智能 +” 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方法创新,为学校新工科建设提质增效。


文:游凤

图: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