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本科课程建设质量与教学创新能力,2025 年 11 月 14 日 - 17 日,由华教国培 (北京) 教育学研究院主办的 "高校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赋能课堂教学多元路径实操工作坊" 在北京成功举办。计算机学院智能科学教研室李宏刚老师受邀参加此次专项培训,与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同行共同探索智能时代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本次工作坊紧扣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以 "理论讲解 + 实操演练 + 案例分析" 的多元形式,系统搭建了 GenAI 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与实践框架。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北京大学汪琼团队核心成员刘敏、欧阳嘉煜等专家授课,两位专家分别从 GenAI 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创新案例、智能时代教学任务设计与评估、多模态学习数据分析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分享,既有前沿理论高度,又兼具实践指导价值。

在为期三天的密集培训中,李宏刚老师全程深度参与各个模块的学习与实操。11 月 14 日的模块一中,通过专家对 GenAI 融入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解读,系统了解了 DeepSeek 等工具在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个性化反馈、促进学科知识理解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同步收集整理了多所高校的优秀教学案例,为后续教学创新积累了宝贵素材;针对高校教师普遍关切的 "学生认知懒惰" 问题,认真研习了智能时代作业设计与评估的新方法,形成了适配智能技术的学习任务设计策略集。

11 月 15 日的教学资源开发模块中,李宏刚老师积极参与各项实操演练,先后完成了借助 GenAI 工具批量生成测试题、迭代改进学生作业、基于讲义自动出题、文字一键生成课件与视频、制作带数字人的教学视频等实战任务,熟练掌握了 GenAI 在教学资源创作中的核心操作技巧,成功产出了贴合智能科学专业教学需求的 PPT 课件、数字人教学短视频及多套随堂测试题,有效提升了教学资源开发的效率与质量。11 月 16 日的教学数据分析模块中,系统学习了多模态学习数据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思路,通过实操掌握了利用 GenAI 进行数据清洗、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结果可视化的技能,所生成的词云图、数据分析报告等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教改项目与教学创新大赛的资料准备。

此次参训让李宏刚老师深刻感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教学带来的革命性变革,不仅系统掌握了 GenAI 赋能课堂教学的多元路径与实操技能,更在教学创新理念上获得了新的启发。他表示,将把此次培训所学的理论知识、工具技能与实践经验充分融入智能科学专业的日常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研究中,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更具个性化、互动性的教学方案,借助 GenAI 工具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效果,同时积极探索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点,为学院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据悉,本次工作坊的举办旨在落实教育部 "数字教育是必修课" 的发展要求,通过系统化培训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教师队伍。参会人员均将获得由华教国培 (北京) 教育学研究院颁发的培训证书,所产出的教学资源与创新方案也将纳入工作坊共享资源库,为更多高校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文:李宏刚
图:李宏刚